3.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——个人金融信息加把“锁”对信息泄露说不(三)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/03/25 点击:3115次
案例:
王某收到一条以10开头的号码发来的短信,内容为某银行因网银升级,提示其更新手机银行APP版本,并附上下载链接。王某没有过多怀疑,即点击下载安装,下载后的 APP操作界面与之前使用的手机银行APP-楼一样。王某遂按提示登录账号,如实填写手机号、银行卡号、身份证号等个人金融信息。不久后,王某查询卡内余额发现已被转走。
套路解析
不法分子往往将木马病毒伪装成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下载渠道,通过伪基站以更新版本,下载可兑换积分、奖品等为由群发短信至消费者,或投放于非官方的软件市场,网站,论坛等,引诱消费者点击下载。一旦消费者点击,可获取银行卡号、支付密码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等个人金融信息的木马病毒便会植入消费者手机,不法分子将利用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进一步实施不法行为。
小贴士
消费者应通过银行官方公布的正规渠道下载手机银行APP,切勿轻信未经认证的软件市场,切勿随意点击论坛、短信内的不明下载链接,切勿将存有大额现金的银行卡绑定至微信或手机银行APP。同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单日及年度银行卡转账限额。
来源:中国人民银行